幽通赋

作者:孙中山 朝代:近代诗人
幽通赋原文
  承灵训其虚徐兮,鎶盘桓而且俟。惟天地之无穷兮,鲜生民之晦在。纷屯邅与蹇连兮,何艰多而智寡。上圣迕而后拔兮,虽群黎之所御。昔卫叔之御昆兮,昆为寇而丧予。管弯弧欲毙仇兮,仇作后而成己。变化故而相诡兮,孰云预其终始!雍造怨而先赏兮,丁繇惠而被戮。栗取吊于逌吉兮,王膺庆于所戚。叛回穴其若兹兮,北叟颇识其倚伏。单治里而外凋兮,张修襮而内逼。聿中和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溺招路以从己兮,谓孔氏犹未可。安慆慆而不萉兮,卒陨身乎世祸。游圣门而靡救兮,虽覆醢其何补?固行行其必凶兮,免盗乱为赖道。形气发于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恐魍魉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魂茕茕与神交兮,精诚发于宵寐。梦登山而迥眺兮,觌幽人之仿彿。揽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坠。吻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犹未察。黄神邈而靡质兮,仪遗谶以臆对。曰乘高而胪神兮,道遐通而不迷。葛绵绵于樛木兮,咏南风以为绥。盖惴惴之临深兮,乃二雅之所祗。既讯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盍孟晋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所贵圣人至论兮,顺天性而断谊。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恶而不避。守孔约而不贰兮,乃輶德而无累。三仁殊于一致兮,夷惠舛而齐声。木偃息以蕃魏兮,申重茧以存荆。纪焚躬以卫上兮,皓颐志而弗倾。侯草木之区别兮,苟能实其必荣。要没世而不朽兮,乃先民之所程。观天网之纮覆兮,实棐谌而相训。谟先圣之大猷兮,亦邻德而助信。虞韶美而仪凤兮,孔忘味于千载。素文信而厎麟兮,汉宾祚于异代。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养流睇而猿号兮,李虎发而石开。非精诚其焉通兮,苟无实其孰信?操末技犹必然兮,矧耽躬于道真。登孔昊而上下兮,纬群龙之所经。朝贞观而夕化兮,犹諠己而遗形。若胤彭而偕老兮,诉来哲而通情。
  黎淳耀于高辛兮,芈强大于南汜。嬴取威于伯仪兮,姜本支乎三趾。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轨。东邻虐而歼仁兮,王合位乎三五。戎女烈而丧孝兮,伯徂归于龙虎。发还师以成命兮,重醉行而自耦。震鳞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灭姬。巽羽化于宣宫兮,弥五辟而成灾。道修长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胥仍物而鬼诹兮,乃穷宙而达幽。妫巢姜于孺筮兮,旦筭祀于契龟。宣曹兴败于下梦兮,鲁卫名谥于铭谣。妣聆呱而劾石兮,许相理而鞫条。道混成而自然兮,术同原而分流。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斡流迁其不济兮,故遭罹而嬴缩。三栾同于一体兮,虽移易而不忒。洞参差其纷错兮,斯众兆之所惑。周贾荡而贡愤兮,齐死生与祸福。抗爽言以矫情兮,信畏牺而忌鵩。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咨孤蒙之眇眇兮,将圮绝而罔阶。岂余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靖潜处以永思兮,经日月而弥远。匪党人之敢拾兮,庶斯言之不玷。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
  乱曰:天造草昧,立性命兮。复心弘道,惟圣贤兮。浑元运物,流不处兮。保身遗名,民之表兮。舍生取谊,以道用兮。忧伤夭物,忝莫痛兮。皓尔太素,曷渝色兮。尚越其几,沦神域兮。
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幽通赋拼音解读
  chéng líng xùn qí xū xú xī,gē pán huán ér qiě qí。wéi tiān dì zhī wú qióng xī,xiān shēng mín zhī huì zài。fēn zhūn zhān yǔ jiǎn lián xī,hé jiān duō ér zhì guǎ。shàng shèng wù ér hòu bá xī,suī qún lí zhī suǒ yù。xī wèi shū zhī yù kūn xī,kūn wèi kòu ér sàng yǔ。guǎn wān hú yù bì chóu xī,chóu zuò hòu ér chéng jǐ。biàn huà gù ér xiāng guǐ xī,shú yún yù qí zhōng shǐ!yōng zào yuàn ér xiān shǎng xī,dīng yáo huì ér bèi lù。lì qǔ diào yú yōu jí xī,wáng yīng qìng yú suǒ qī。pàn huí xué qí ruò zī xī,běi sǒu pō shí qí yǐ fú。dān zhì lǐ ér wài diāo xī,zhāng xiū bó ér nèi bī。yù zhōng hé wèi shù jī xī,yán yǔ rǎn yòu bù dé。nì zhāo lù yǐ cóng jǐ xī,wèi kǒng shì yóu wèi kě。ān tāo tāo ér bù fèi xī,zú yǔn shēn hū shì huò。yóu shèng mén ér mí jiù xī,suī fù hǎi qí hé bǔ?gù xíng xíng qí bì xiōng xī,miǎn dào luàn wèi lài dào。xíng qì fā yú gēn dǐ xī,kē yè huì ér líng mào。kǒng wǎng liǎng zhī zé jǐng xī,qiāng wèi dé qí yún yǐ。
zhòu chū yún tián yè jī má,cūn zhuāng ér nǚ gè dāng jiā
  hún qióng qióng yǔ shén jiāo xī,jīng chéng fā yú xiāo mèi。mèng dēng shān ér jiǒng tiào xī,dí yōu rén zhī fǎng fú。lǎn gé lěi ér shòu yú xī,juàn jùn gǔ yuē wù zhuì。wěn xīn wù ér yǎng sī xī,xīn méng méng yóu wèi chá。huáng shén miǎo ér mí zhì xī,yí yí chèn yǐ yì duì。yuē chéng gāo ér lú shén xī,dào xiá tōng ér bù mí。gé mián mián yú jiū mù xī,yǒng nán fēng yǐ wéi suí。gài zhuì zhuì zhī lín shēn xī,nǎi èr yǎ zhī suǒ zhī。jì xùn ěr yǐ jí xiàng xī,yòu shēn zhī yǐ jiǒng jiè。hé mèng jìn yǐ dài qún xī,chén shū hū qí bù zài。
yù mén shān zhàng jǐ qiān zhòng,shān běi shān nán zǒng shì fēng
bái rì fàng gē xū zòng jiǔ,qīng chūn zuò bàn hǎo huán xiāng
yī shuāng wǔ yàn,wàn diǎn fēi huā,mǎn dì xié yáng。
  suǒ guì shèng rén zhì lùn xī,shùn tiān xìng ér duàn yì。wù yǒu yù ér bù jū xī,yì yǒu è ér bù bì。shǒu kǒng yuē ér bù èr xī,nǎi yóu dé ér wú lèi。sān rén shū yú yī zhì xī,yí huì chuǎn ér qí shēng。mù yǎn xī yǐ fān wèi xī,shēn chóng jiǎn yǐ cún jīng。jì fén gōng yǐ wèi shàng xī,hào yí zhì ér fú qīng。hóu cǎo mù zhī qū bié xī,gǒu néng shí qí bì róng。yào mò shì ér bù xiǔ xī,nǎi xiān mín zhī suǒ chéng。guān tiān wǎng zhī hóng fù xī,shí fěi chén ér xiāng xùn。mó xiān shèng zhī dà yóu xī,yì lín dé ér zhù xìn。yú sháo měi ér yí fèng xī,kǒng wàng wèi yú qiān zǎi。sù wén xìn ér dǐ lín xī,hàn bīn zuò yú yì dài。jīng tōng líng ér gǎn wù xī,shén dòng qì ér rù wēi。yǎng liú dì ér yuán hào xī,lǐ hǔ fā ér shí kāi。fēi jīng chéng qí yān tōng xī,gǒu wú shí qí shú xìn?cāo mò jì yóu bì rán xī,shěn dān gōng yú dào zhēn。dēng kǒng hào ér shàng xià xī,wěi qún lóng zhī suǒ jīng。cháo zhēn guān ér xī huà xī,yóu xuān jǐ ér yí xíng。ruò yìn péng ér xié lǎo xī,sù lái zhé ér tōng qíng。
  lí chún yào yú gāo xīn xī,mǐ qiáng dà yú nán sì。yíng qǔ wēi yú bó yí xī,jiāng běn zhī hū sān zhǐ。jì rén dé qí xìn rán xī,yǎng tiān lù ér tóng guǐ。dōng lín nüè ér jiān rén xī,wáng hé wèi hū sān wǔ。róng nǚ liè ér sàng xiào xī,bó cú guī yú lóng hǔ。fā huán shī yǐ chéng mìng xī,zhòng zuì xíng ér zì ǒu。zhèn lín chí yú xià tíng xī,zā sān zhèng ér miè jī。xùn yǔ huà yú xuān gōng xī,mí wǔ pì ér chéng zāi。dào xiū cháng ér shì duǎn xī,xiòng míng mò ér bù zhōu。xū réng wù ér guǐ zōu xī,nǎi qióng zhòu ér dá yōu。guī cháo jiāng yú rú shì xī,dàn suàn sì yú qì guī。xuān cáo xìng bài yú xià mèng xī,lǔ wèi míng shì yú míng yáo。bǐ líng gū ér hé shí xī,xǔ xiāng lǐ ér jū tiáo。dào hùn chéng ér zì rán xī,shù tóng yuán ér fēn liú。shén xiān xīn yǐ dìng mìng xī,mìng suí háng yǐ xiāo xī。wò liú qiān qí bù jì xī,gù zāo lí ér yíng suō。sān luán tóng yú yī tǐ xī,suī yí yì ér bù tè。dòng cēn cī qí fēn cuò xī,sī zhòng zhào zhī suǒ huò。zhōu jiǎ dàng ér gòng fèn xī,qí sǐ shēng yǔ huò fú。kàng shuǎng yán yǐ jiáo qíng xī,xìn wèi xī ér jì fú。
jiāng nán jiāng běi chóu sī,fēn fù jiǔ luó hóng
yù mǎi guì huā tóng zài jiǔ,zhōng bú shì、shào nián yóu
dào jiā yìng shì,tóng zhì qiān yī,xiào wǒ huá diān
shèng nián bù chóng lái,yī rì nán zài chén
  xì gāo xū zhī xuán zhòu xī,shì zhōng yè zhī bǐng líng。yáo kǎi fēng ér chán tuì xī,xióng shuò yě yǐ yáng shēng。huáng shí jì ér hóng jiàn xī,yǒu yǔ yí yú shàng jīng。jù tāo tiān ér mǐn xià xī,kǎo gòu mǐn yǐ xíng yáo。zhōng bǎo jǐ ér yí zé xī,lǐ shàng rén zhī suǒ lú。yì qián liè zhī chún shū xī,qióng yǔ dá qí bì jì。zī gū méng zhī miǎo miǎo xī,jiāng pǐ jué ér wǎng jiē。qǐ yú shēn zhī zú xùn xī,wéi shì yè zhī kě huái。jìng qián chù yǐ yǒng sī xī,jīng rì yuè ér mí yuǎn。fěi dǎng rén zhī gǎn shí xī,shù sī yán zhī bù diàn。
zì lián shí wǔ yú,yán sè táo lǐ hóng
  luàn yuē:tiān zào cǎo mèi,lì xìng mìng xī。fù xīn hóng dào,wéi shèng xián xī。hún yuán yùn wù,liú bù chǔ xī。bǎo shēn yí míng,mín zhī biǎo xī。shě shēng qǔ yì,yǐ dào yòng xī。yōu shāng yāo wù,tiǎn mò tòng xī。hào ěr tài sù,hé yú sè xī。shàng yuè qí jǐ,lún shén yù xī。
shí nián jiù mèng wú xún chù,jǐ dù xīn chūn bù zài jiā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①沈:即“沉”。②梅:一本作“海”。
魏虏,是匈奴种族,姓托跋氏。晋朝永嘉六年,并州刺史刘琨遭屠各胡刘聪攻打,索头猗卢派遣儿广日利孙率领兵士到太原救援刘琨,猗卢迁入代郡居住,也称作鲜卑。因披着头发衣襟向左开,所以被称为
中国文人喜欢在诗中臧否人物。王象春这首诗,就对项羽、刘邦这两位大人物作了一番评说。项羽、刘邦当初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不过都是有野心的人。照司马迁的记载,他俩都见过秦始皇。项羽见了说:
这篇文章全文共分四段:首段说明忧虑民生的日益困苦。二段从朝廷行正和官吏方面设想民困的原因。三段从民情习俗方面设想民困的原因。末段令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等仔细讨论,不可以隐讳。
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直接叙述,往往比描写更难驾御,这就要求诗人要有敏锐的目光,能抓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细节,将感情倾注于其中。这首诗

相关赏析

罗隐的才气还是非常出众的,也被当时的人所推崇,当初认他为叔叔的罗绍威,就很喜欢罗隐的诗,他自己还写诗,而且将自己的诗谦虚地命名为《偷江东集》。割据青州的王师范经常派人送信送财物给罗
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兴亡,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
  有位姑娘和我在一辆车上,脸儿好像木槿花开放。跑啊跑啊似在飞行,身佩着美玉晶莹闪亮。姜家大姐不寻常,真正美丽又漂亮。  有位姑娘与我一路同行,脸儿像木槿花水灵灵。跑啊跑啊似在
洪适的《渔家傲引》,共有词十二首。词前有骈文“致语”,词后有“破子”、“遣队”。十二首词分咏渔家一年十二个月的生活情景,从“正月东风初解冻”起,至“腊月行舟冰凿罅”止,词体与《渔家
五年春季,赵同、赵括把赵婴放逐到齐国。赵婴说:“有我在,所以栾氏不敢作乱。我逃亡,两位兄长恐怕就有忧患了。而且人们各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赦免我又有什么坏处?”赵同、赵括不听。赵婴梦

作者介绍

孙中山 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投身民主革命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他的长兄孙眉资助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孙中山目睹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经常发表反清言论,同时与早期的改良主义者何启、郑观应等有所交往。1892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1895年2月,在香港联合当地爱国知识分子的组织辅仁文社,建立香港兴中会。同年10月,兴中会密谋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孙中山被迫亡命海外。1896年10月,在英国伦敦曾被清公使馆诱捕,经英国友人营救脱险。此后,孙中山详细考察欧美各国的经济政治状况,研究了多种流派的政治学说,并与欧美各国进步人士接触,产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三民主义思想由此初步形成。1897年,孙中山赴日本,结交其朝野人士。1900年10月,派郑士良到广东惠州(今惠阳)三洲田发动起义。义军奋战半月,开始颇为得手,后因饷械不继而失败。戊戌变法以后,因日本友好人士的活动,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曾商谈过合作问题,但因改良派坚持保皇、反对革命,合作未能实现。1904年孙中山在日本、檀香山、越南、暹罗(今泰国)、美国等地对华侨及留学生宣传革命,1905年在比、德、法等国的留学生中建立了革命团体,在此期间也与国内的革命团体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联系。创建同盟会与改良派作斗争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他派人到国内外各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1906年间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和募集革命经费,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的支部。他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革命。孙中山成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领导的对改良派的批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有力的思想准备。从1906~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山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并在海外奔走,为起义筹募经费。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时还亲临前线参加战斗。各次起义都因缺乏群众基础、组织不够严密而失败,但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英勇战斗,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特别是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之役,在全国引起了巨大震动。推翻封建帝制与捍卫共和制度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12月下旬回国,即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帝(溥仪)被迫宣布退位,结束长达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3月11日,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于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正式解职。此后一年多,孙中山积极宣传民生主义,号召实行平均地权,提倡兴办实业;还亲自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力图筹借外资修筑铁路干线。但因政权落在袁世凯手中,孙中山的努力并未取得成果。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1913年3月,袁世凯刺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出亡日本。1914年6月,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希望恢复和发扬同盟会的精神。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孙中山于1915年5月初回到国内,继续为捍卫共和制度而斗争。旋又返日,10月25日在东京与宋庆龄结婚。1917年7月,因段祺瑞为首领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进行护法战争。但孙中山在军政府内备受军阀、政客的排挤,不得不于1918年5月辞去大元帅职务,经日本赴上海。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从1918~1920年,孙中山完成过去已着手撰写的《建国方略》,对以往的革命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孙中山于1918年夏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祝贺俄国革命的伟大胜利。1919年的五四运动,给予孙中山以很大的鼓舞,他高度评价和支持学生运动。孙中山从1920年开始与苏俄人士接触,1921年12月在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讨论建立革命党和革命武装问题。1922年4月,又在广州与苏俄的全权代表会见,从幻想向帝国主义寻求援助转而希望联俄。1919年8月,孙中山委派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等人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大力宣传民主革命理论。10月,宣布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8月,孙中山指示驻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了桂系军阀。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举护法旗帜。1921年5月,在广州就任非常国会推举的非常大总统,接着出师广西,消灭了桂系军阀陆荣廷的势力,准备以两广为根据地北伐。掌握广东军队统率权的陈炯明,于1922年6月发动叛乱。孙中山脱险后率海军反击叛军,奋斗50余日,因待援无望,被迫离开广州赴上海。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陷于极为困难的境地,他决心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欢迎李大钊等共产党人以个人身分加入中国国民党。1923年1月,与苏联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奠定了联俄政策的基础,随即派廖仲恺赴日与越飞谈判。1923年1月,表示服从孙中山的滇、桂军队将陈炯明逐出广州,2月,孙中山从上海回到广州重建陆海军大本营,以大元帅名义统率各军,综理政务。与此同时,逐步加紧改组中国国民党的准备工作。8月,派出以蒋介石为首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考察政治、党务和军事。10月,聘请苏联派来的鲍罗廷为顾问;接着,委任廖仲恺、谭平山等组成新的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筹备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对三民主义作新的解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主持了大会。大会通过新的党纲、党章,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选出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央领导机构。在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充实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州岛创立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革命军队打下基础。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孙中山早期曾努力争取日、英、法、美等国援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但均无所获。他在斗争中认识到,要争取中国独立富强就必须努力推翻帝国主义。晚年,他同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23年12月,帝国主义各国因广东革命政府截留粤海关关余和要求收回海关主权,集中大批军舰到广州河面对孙中山进行恫吓。孙中山在关余事件中态度果断坚决,迫使帝国主义各国在1924年5月应允照付广东政府应得的关余。1924年10月,孙中山镇压了广州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1924年10月,奉系军阀的张作霖和直系将领冯玉祥联合推翻曹锟为总统的直系军阀政权。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先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孙中山接受邀请,并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作为解决时局的办法。11月,离广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绕道日本赴天津。12月底,扶病到达北京。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在家事遗嘱中,说明将遗下的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宋庆龄作为纪念,要求子女们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在致苏俄遗书中,阐明他实行三大革命政策,坚持反帝爱国事业的坚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1929年,遗体由北京移葬南京紫金山。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幽通赋原文,幽通赋翻译,幽通赋赏析,幽通赋阅读答案,出自孙中山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泛目录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lishimeiye.cn/IQ0c/CQMSxk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