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有念

作者:郭沫若 朝代:近代诗人
夜雨有念原文
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
欲去病未能,欲住心不安。有如波上舟,此缚而彼牵。
绿叶紫裹,丹茎白蒂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自我向道来,于今六七年。炼成不二性,消尽千万缘。
以道治心气,终岁得晏然。何乃戚戚意,忽来风雨天。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既非慕荣显,又不恤饥寒。胡为悄不乐,抱膝残灯前。
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形影暗相问,心默对以言。骨肉能几人,各在天一端。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唯有恩爱火,往往犹熬煎。岂是药无效,病多难尽蠲。
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南北五千里,吾身在中间。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
夜雨有念拼音解读
diǎn jǐn kè yī sān chǐ xuě,liàn jīng shī jù yī tóu shuāng
yù qù bìng wèi néng,yù zhù xīn bù ān。yǒu rú bō shàng zhōu,cǐ fù ér bǐ qiān。
lǜ yè zǐ guǒ,dān jīng bái dì
wǎng shì sī liang yī shǎng kōng,fēi xù wú qíng,yī jiù yān lóng
zì wǒ xiàng dào lái,yú jīn liù qī nián。liàn chéng bù èr xìng,xiāo jǐn qiān wàn yuán。
yǐ dào zhì xīn qì,zhōng suì dé yàn rán。hé nǎi qī qī yì,hū lái fēng yǔ tiān。
xī fēng mǎn tiān xuě,hé chǔ bào rén ēn
jì fēi mù róng xiǎn,yòu bù xù jī hán。hú wéi qiāo bù lè,bào xī cán dēng qián。
luó mèi cóng fēng qīng jǔ,chóu shā cǎi lián nǚ
fēi xù fēi huā hé chǔ shì,céng bīng jī xuě cuī cán,shū shū yī shù wǔ gēng hán
xíng yǐng àn xiāng wèn,xīn mò duì yǐ yán。gǔ ròu néng jǐ rén,gè zài tiān yī duān。
xīn zhī zāo báo sú,jiù hǎo gé liáng yuán
wéi yǒu ēn ài huǒ,wǎng wǎng yóu áo jiān。qǐ shì yào wú xiào,bìng duō nàn jǐn juān。
wú xiōng jì sù zhōu,wú dì kè dōng chuān。nán běi wǔ qiān lǐ,wú shēn zài zhōng jiān。
yìng chóu dōu bù xiá,yī lǐng shì méi huā
shāng xīn mò wèn qián cháo shì,zhòng shàng yuè wáng tái
hú mǎ sī fēng,hàn qí fān xuě,tóng yún yòu tǔ,yī gān cán zhà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韵译大清早,宫妃们在十二楼打扮梳妆;登上望仙楼台,盼望着临幸的君王。兽形门环紧锁宫门,内心十分凄怆;铜龙漏斗越滴越慢,坐待更觉日长。发髻梳理完毕,还要对镜反复端详,重换一件罗衣,注
张孝祥的书法在南宋一代名气甚著,高宗说他“必将名世”,孝宗亦在张孝祥去世后见到他遗墨“心实敬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南宋朝诸多名家文人,都对孝祥的书法推崇有加。陆游谓“紫薇张
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阴,忽好忽坏;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苏州城外。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听不到声响。薄暮夕阳下,
  宋朝时,先前浙江人民都须缴纳丝绸为丁口税,人民负担不起,往往生了儿子就丢弃,或是还没有长成就杀掉。虞允文(仁寿人,字彬甫)知道这个情形,十分不忍,后来查访到江边沙洲有荻草地
文征明(1470-1559),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吴县)人,祖籍为明代时期的湖广行省衡州府衡山县(今衡阳市衡东县),成化六年十一月六日(1470年11月28日),嘉靖三十八年二月二十

相关赏析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运,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一个家庭的兴起,往往是经过数代的努力积聚而来的,为了让后代子孙能体会先人创业的艰辛,善守其成,所以常在宗族的祠堂前写下祖宗的教诲,要后代子孙谨记于心。现在我们虽然
沈约是“神不灭”论的积极维护者。南朝时期,佛教盛行,但也出现了反佛的斗士。刘宋时期的史学家范晔是一位无神论者,“常谓死者神灭,欲著《无鬼论》”,确信“天下决无佛鬼”。萧齐时,竟陵王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
曾公亮于宋咸平二年出身于名宦世家,泉州人,宅在三朝铺,楚国公刑部郎中曾会次子。公亮少时很有抱负,且器度不凡,为人“方厚庄重,沈深周密”。乾兴元年(1022年)受命奉表晋京祝贺仁宗登

作者介绍

郭沫若 郭沫若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浪漫主义作家。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一个地主兼营商业者的家庭。他学名开贞,号尚武。1919年首次发表新诗时,他各取家乡沫水和若水的第一字合为「沫若」,用它作自己的笔名。郭沫若对于文学发生兴趣,甚至开始语体诗的尝试,是1919年9月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作。如他所说,「在一九一九与二O年之交,我的诗兴被煽发到狂潮的地步」。1921年8月出版的《女神》,收集的主要是这个时期的诗作。1922年5月,《创造》季刊在上海创刊。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失去行动自由,于1928年2月,化名乘船离沪去日本,开始十年流亡生活。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他积极支持中国留日学生的进步文艺活动。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先秦天道观之进展》、《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金文丛考》、《古代铭刻汇考四种》等多种专著。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离日潜回祖国。1940年10月成立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郭沫若担任主任。他完成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重要史学论著。从1941年底到1943年4月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他相继完成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原名《筑》)、《孔雀胆》、《南冠草》六个多幕历史剧。这些取材历史的文学创作,体现了他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同时也表现了借古讽今的鲜明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以主要精力从事政务工作和社会活动,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仍然写不少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出版了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长春集》、《东风集》、《骆驼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史学著作《奴隶时代》等。郭沫若还写了相当数量的小说。从1919年的《牧羊哀话》到1947年的《地下笑声》,共有近四十个中、短篇。大多数作品具有「自叙传」特点,人物有着作者某些经历的影子。更多的是借人物抒发自己的情感,使作品具有浓郁抒情性。《漂流三部曲》和《行路难》是作者走到「人生的歧路」之际的作品,主观色彩鲜明。主人公耿介率直,坦露性格中包括弱点在内的一切方面。他愤世嫉俗,但固守高洁,坚持奋进的特点,使作品虽充满感伤情调,却也能给读者积极的思想影响。郭沫若前期的小说中也有描写历史题材的作品,它们同样具有将作者的主观化入历史人物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司马迁发愤》、《贾长沙痛哭》中,作者感同身受地但又历史地具体描写了古代志士仁人的心态,穿托了作者的情思。郭沫若既是杰出的文学家,又是卓越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同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才华横溢,各种体裁,几乎无所不能,创作甚丰,特别是他的诗歌和历史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夜雨有念原文,夜雨有念翻译,夜雨有念赏析,夜雨有念阅读答案,出自郭沫若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泛目录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lishimeiye.cn/I3AkzV/EqOS5fZ0.html